多年环保行业经验保驾护航
400-880-5060
13815252248
关注我们
近年来,市城管执法委以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为载体,大力开展城乡垃圾分类工作,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努力提高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一步一个脚印,将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增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
谋定快动 砥砺深耕
强化领导推动有力。我市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逐年制定年度实施方案,强化任务和目标,层层抓落实。市城管执法委作为牵头部门,将此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成立工作专班,专人专管。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常常抓;分管领导日日抓,常抓不懈;党委分别包保2个县(市、区),形成层层有人管,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干的良好局面。
加大投入夯实根基。2021年,全市共投入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资金约5.5亿元,着力完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链条垃圾分类体系和能力建设。建成餐厨垃圾处理项目6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8个,焚烧发电项目3个。全市行政村收运处置体系100%覆盖,乡镇垃圾中转站100%覆盖,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各项指标系数均达到省定目标。新购置垃圾桶约27470个,设置分类集中收集点541个,印发宣传手册、倡议书、科普读本40余万份,建设黄冈滨湖苑垃圾分类科普馆并在省内市州中率先开馆,成为全市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
强考核严督办成体系。成立考核工作专班,严格按照垃圾分类工作评估细则对市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黄州区分别开展了4轮次的检查督办,对县(市、区)开展3次暗访和1次明查,印发专题通报。同时,各县(市、区)每季度对辖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开展考核督办,形成四级考评机制。通过加强监管,保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正常运行。
依法治理推动有保障。我市先后颁布《黄冈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黄冈市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办法》《黄冈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将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因地制宜 惟实励新
创新分类模式。10个县(市、区)和2个功能区因地制宜,积极推动、创新开展垃圾分类,形成各具特色,符合实际,可操作、可借鉴、可复制的分类模式。市区采取市场化模式,引进第三方服务公司对黄州区5个街道办事处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已完成主城区赤壁、东湖、西湖3个街道办事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受益居民13万户,有效覆盖率为96.36%。今年底完成南湖街道、禹王街道两个街道办事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黄州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目前已启动南湖街道、禹王街道垃圾分类招标程序。
宣传扩大影响。为增强群众对环境卫生和垃圾分类的认识,提高参与度,各地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广泛的宣传。除利用各种媒体报道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向居民群众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设置大量宣传标语、横幅、墙体彩绘等传达分类知识,以开展“旧物改造”“垃圾宣传进校园”“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齐步走”等灵活多样化的主题宣传外,各地还因地制宜创作一批垃圾分类题材的小品、快板、舞蹈、情景剧下乡巡演扩大宣传。蕲春县通过电影下乡巡演,普及垃圾分类宣传获好评。
广泛形成合力。将垃圾分类列入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进行学习讨论,让广大党员干部了解垃圾分类知识,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在垃圾分类工作中模范带头。开展垃圾分类志愿者活动,对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讲解、帮助居民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定期组织对垃圾分类督导员、分拣人员、保洁人员以及居民群众等进行专业培训,讲解垃圾分类知识、传授垃圾分类技巧等,提升保洁人员、居民群众分类技巧,提升群众参与率。按照社区、湾组划片,两委班子成员包片包户,党员示范带头、居民群众踊跃参与。
示范引领 多点开花
我市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领、逐步推进”总体思路,以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社区)创建为抓手,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2020年至2021年,全市已有7个社区、60个行政村先后被表彰为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创建先进社区和行政村,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今年继续推进示范创建工作,预计创建7个示范社区,67个示范村。
垃圾分类让环境更美好。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推进,积极探索、主动作为、由点及面,通过实施垃圾分类,构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体系,并规范管理,让社区、村庄颜值更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实、更直接、更实在。
村民院落、房前屋后、居民小区卫生环境悄然发生变化,往日脏乱差、垃圾遍地堆的局面彻底改变。全市建成了“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理”五步治理体系,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健全常态化保洁机制,补齐末端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城乡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2021年8月,我市城乡垃圾治理工作受到湖北省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指挥部通报表彰。
如今,从长江江滩沿岸,到高楼林立的中心城区,再到大山深处的农村;从居民小区,到商业街区,再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垃圾分类的场景,每天都在不同角落同时上演,市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准确率进一步提高。红蓝绿黑四色垃圾桶,正潜移默化地提升着人们的文明素养,改善着群众的生活环境,更承载着这座城市对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孜孜追求。
【来源:黄冈日报】